近期,三十三工程处承建的宿州美术馆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进入装饰装修准备阶段。
该馆采用“天圆地方、傍水布建”的布局思路,共计由五个区域构成,主要包括6个展厅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整体采用独立基础、筏板基础和混凝土框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
因地制宜,制定多方案助力技术攻关
由于宿州美术馆项目整体建筑结构复杂,各区域设计迥异,项目部必须在施工前吃透各项工艺要求。在考虑综合异形梁跨度广、重量大、施工难,构造设计高,曲面支模难掌握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各功能区外形、强度和结构特点,参照建筑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预先制定可行的曲面支模、高支模和高空吊装等多项方案,在通过专家论证后展开施工。经过多方论证咨询和实践检验,多个专项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现场施工质量难把控、技术难攻关等问题,有效助推了项目建设。
曲面支模+高支模,在不断摸索中积累施工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项目部在施工前进行了细致规划,但由于缺少可借鉴的施工案例,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建筑主体整体环形无障碍坡道均采用曲面设计,且局部结构设计高度超过17米,采用高支模内架搭设方案进行施工。面对这样的设计要求,现场的木工师傅坦言:“都是曲面,都是高支模,施工难度相当大。”而现场采购的木模板都是一次成型的标准模板,要把规则的木模板弯曲成设计的弧度在进行支模,难度和精准度要求非常高。为此,项目部多次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技术交底,研究可行思路,确保各项支模工艺符合设计规范,内架搭设整体安全稳定。通过不断实践,项目逐步克服了曲面支模和高支模支模难度高、精度难掌控、质量难把控等方面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抓好过程控制
宿州美术馆项目二层屋面均是钢结构。这就要求所有框架柱柱顶预留的高强螺栓与待安装弧形钢梁位置偏差控制在1mm,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且在保证梁体二维码信息和设计图纸唯一对应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精准安装,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而整个钢结构施工异形梁数量多达350余根,部分梁体跨度甚至达到16.8米,重量超过3吨,且梁形造型特殊,在吊装施工过程中,极易因重心分配不均,导致吊装倾斜,增大安装难度。因此,在整个钢结构施工阶段,项目专门配备安全员和技术人员全程负责安全监督和技术指导,确保吊装过程安全高效,工序精准可控,每根钢梁位置精准正确,促使整个安装过程未发生一起安全或质量事故。
在墙体砌筑方面,部分墙体高度甚至超过10米,且局部砌筑作业面过高过窄,施工区域有限,所需材料不能提前储备,只能通过定制滑轮逐个运送,仅11米高的砌筑墙体就需要4-5天才能完成。为保证整个砌筑过程符合行业规范和方案要求,项目部在综合考虑砂浆凝结硬化周期的基础上,只能放慢进度要求,守好工艺质量关,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控制每日砌筑高度,防止砌筑过高产生砖墙倾斜变形等问题。通过不懈努力,避免了修补、返工问题的发生,做到了稳中求进。
对质量精度的极度追求是工程人的匠心所向。当前,宿州美术馆项目主体结构现已通过验收,并被评为安徽省、宿州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为企业赢得了广泛好评。